1.首先从影片名,跟上一个《无名之辈》没有任何关系,只是男女主角是同一个人。
2.借鉴楚门的世界,只不过楚门的世界还是尽力维持美好正常的世界。
而这部电影是扮演一个痛苦黑暗且荒唐的世界。
3.剧情中bug太多,很多地方都不合理。
4.湖南台的综艺感太强,看得人直反胃。
5.剧组太鸡贼,明明早就都上映了。
却一直显示未上映。
是怕评分太低,影响票房吗?
一边挣着对电影抱有期待的粉丝的钱,一边又不敢把结果公布出来,继续挣不明真相的观众的钱。
真的是太失望了!
败坏了演员的好口碑。
另外豆瓣的评分机制真的要改一改了,只要是能买票就算是上映的,老藏着掖着的算哪门子事儿啊?!
我以上文字怎么就不够140字了?!
难道是为了阻止我,不让我发影评?!
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,奔着七年前《无名之辈》带来的惊喜,再次走进了电影院。
但是万万没想到,顶着同一个IP,导演和演员也都原班人马,故事的内核却远远偏离了曾经打动我们的方向。
《无名之辈:否极泰来》,显然和《无名之辈》没有一点关系了。
就暑期档类型片来说,《无名之辈:否极泰来》可以称为一部合格的影片。
IMAX摄制,各种火爆场面,为了搭建东南亚大逃杀的极限生存景象,也耗资不菲。
导演和演员是用了心,尤其章宇,几乎全程卖力的表演,仿佛下一秒就要透支——但如果我们回想一下他在《无名之辈》中的“四两拨千斤”,这样的透支似乎本无必要,也可以有更好的方式。
故事讲述了一个义乌小老板去东南亚找女友讨债的曲折经历,误入电视台圈套,成为全民综艺的狂欢主角。
不过这个综艺在女友和老板的精心布置下,充满血腥暴力,原本为检验“渣男”是否真渣、“狠女”是否真狠的问题,因为过分残酷的真人秀环境,反倒凸显了节目设计者的罪恶。
渣不渣的问题显得无足轻重,高高在上的综艺视角反而令人怀疑,电影到底要诉诸怎样的道德标准。
和《无名之辈》相比,续作最大的问题是,脱离了原IP的内核精神。
不管套用怎样的叙事类型,《无名之辈》以其四字之名彰显的是对底层人物的关怀。
章宇和潘斌龙演的打劫团伙,任素汐演的瘫痪女孩,陈建斌演的失败警察,甚至包括王砚辉演的情种老板,无不陷入各自的生存困境,在一片荒蛮的西南城市景象中,用尽力气搏出活着的意志。
因此《无名之辈》打开的是一幅全景图——多线叙事虽然不够严谨也不算新鲜,但快捷的剪辑、照顾周到的镜头将关怀对准了城市边缘的人。
我们跟随章宇、潘斌龙一路逃亡时,看到的是和他们同层人的景象,直至遇到被隔绝在家中求死不得的任素汐,戏剧的悲和喜被点燃。
然而《无名之辈2》离开了这温暖的铺垫。
创作者精通戏剧如何层层设置激起观众的鸡皮疙瘩,可笑,可怒,可怖,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。
但这些戏剧冲突如浮在水面的一层油,点燃了,不过如此,观众明明更想看的是水面下的东西。
饶晓志在续作里设置的“水面下”,有两层。
一层是对爱情和人性的考验,一层是对“娱乐至死”的怀疑。
但这两个点,因为任素汐扮演的角色处于制作人的位置,显得摇摇晃晃站不住脚。
她似乎总在面临困境——我应该把我的男朋友放到综艺里变成被众人嘲笑的主角吗?
还是我应该认真面对这份感情,不管它是否接受了金钱和人性的考验?
她的立场矛盾,将观众也带入了有如悖论的体验。
我们既没有感到陈三金(章宇)这个人物有多渣,不过是拼命去电视台要钱;也不觉得他罪该落入真人秀被如此整蛊的命运,我们对他充满同情。
反倒当任素汐扮演的薛芳梅义愤填膺谴责时,她却显得如此无情而虚伪——观看综艺的观众是否愚蠢已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,扮演恶人的,是提出善恶问题的主角自己。
想要讲人性经不起考验,太多电影的好故事会讲了。
其实薛芳梅提出的是一个伪命题——不用考验人性,他就是承受不起。
恰恰当她毅然决然把男友投入真人秀的恐怖情境中时,她和周遭所有扮演的人,无不立起了恶之墙。
他们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恐怖的刽子手,把真情实感当作流量和金钱予取予求的道具。
在这种设置下,潘斌龙扮演的电视台同僚、假东南亚华侨,显得一点也不可爱。
他背离了《无名之辈》中的那份底层善良和正直,尽管打劫,但劫的是假手机;尽管是悍匪,但对兄弟和情人无限义气。
他的可爱来自于普世让人共情的价值观。
而若乔装打扮,再用做作的语言掩饰,潘斌龙在原IP中的生命力也被抹净。
当然,最吃亏的还是章宇。
章宇这位演员,就像任何时候都愿意拿刀拼命实诚到底的狠角色。
他的不羁为了忠诚打掩护,他的忠诚又隐隐通向牺牲。
因此“渣男”设定在他身上总像是莫名被贴上的标签——他明明就是渣不了,为什么要让他反复证明自己真的不渣?
章宇几乎用尽全力在《无名之辈2》里做足了表演。
他的卖力为了证明这个故事的可信度,也恰恰反证了这个故事真的是个空中楼阁。
当剧情进度过半时,导演忽然如综艺制作人般揭晓片中人所处的虚拟困境——有如一个劣质的魔术提前揭晓谜底,而我们一再忍耐,把这个劣质的魔术看了下去。
不消说许多影迷都想起了《楚门的世界》。
一个普通人被放置在被大众观看的虚拟场景中,永远走不出困住他的墙。
但《无名之辈2》远没有《楚门的世界》那样干净简洁——它捎带了太多的意图,太多的批判和嘲讽,反而将观众和主角置于被创作者讥笑的位置。
最终我们不得不和创作者所讥笑的人站在一边,反过来质疑,你拍这部电影到底想说什么?
如果更直接点,电影带了太多的道德审判,就是显得说教和做作。
道理大家都懂,故事也有更好的讲法,镜头可以用来审判但不是虚晃的枪口。
如果真的要死磕到底,最后也不必给任素汐演的角色挽尊,不必再让观众回到理智。
恰是那种摇摆,显得创作者一边骄傲一边不自信。
既想“做大做强再创辉煌”,又想批判来为你“做大做强”的人们,那观众应该如何看待自己进入电影院这虚拟的情景呢?
是否也应该始终保持冷静,不要像章宇那样显得天真而癫狂?
最终,我们就感受不到一丝爱的流动,也感受不到善意和睿智。
我们只是无情地走出了电影院,假装这也是一场综艺。
在人人都能拿起手机拍摄影像的时代,“真人秀”已是一种落后的说辞。
《楚门的世界》早已无处不在,当任何一个普通人举起镜头时,他所对准的人和事,都可以成为他想编码的故事。
在新的社会语境下,如果再试图将创作和观众分成墙内墙外、棚内棚外,只有落伍之嫌。
一个拼命建构逻辑的故事却违背了更大的社会常识,其促狭空间内建立的情感,也脆弱得不堪一击。
不如,好好讲回“小人物”的故事。
欠钱、讨钱、用尽力气也失去爱情。
我相信不必有花哨的综艺感也能打动观众。
人们看电影,为的是那一场意外到来的共情。
警告:虽然我已努力避免,但本文依然可能涉及剧透。
导演饶晓志不满足于只拍一部普通的黑色犯罪喜剧电影,而是要做点不一样的,所以《无名之辈:否极泰来》想憋个大的,震撼观众们,以至于要在电影结尾飞字幕提示别剧透。
可惜,导演连拍一部优秀的黑色犯罪喜剧电影,都还差些火候。
就算当年以黑马姿态大卖的《无名之辈》,也只能说差强人意,遗憾不少,全靠同行衬托。
到这部,想法更是远远跑到剧本和执行力前面,一个花里胡哨、似是而非的故事,情节悬浮、人物飘忽、主题四分五裂。
两部续集不同故事,同年上映,更近似行为艺术。
感觉导演不止在拍电影,而是要修道成仙了。
仙儿其实也不怎么仙,有一些讽刺,主题是好莱坞几十年前就讲过的,而且跟风者不少(原谅我不能点开山鼻祖们的名字,一点片名就剧透了),最后并不特别深刻。
本质上,电影讲的还是男女关系,很大的局,关注的是很微观的情感。
渣男遇渣女,大骗诓小骗,但良知未泯,所以最后有得救。
整部电影考虑大众观感,并不敢把人物写到极致,男女看上去都有苦衷有犹疑有成长和救赎,不太让人讨厌,最后更是要“化渣”,渡人渡己,落到电影里便是畏首畏尾,保守表达,最后离题万里。
渣人不“渣”,前半部的戏耍就显得无理取闹,很不道德,观众并不能共情电影里暴击“渣男”的爽快,只觉得何以至此?
电影只能闹哄哄,往夸张喜剧路上走,反正怎么癫泰国都接得住。
任素汐还好,只是可怜逼得章宇要龇牙咧嘴,尖声尖气,帅哥形象全无。
真相揭开也不意外,至少我之前已有预感,并未太震惊,其实很多前辈都做过类似设计,不算新鲜。
当然还是要表扬一下导演,中途揭开谜底,对叙事是很大考验,电影算把故事讲圆了,全须全尾。
但如前述,做局也好,反转也好,故事核心还是男女关系,但这层恰恰是电影最弱的一环。
感觉导演把精力都放在怎么三翻四抖,怎么讽刺现实,怎么打通“第四堵墙”了,而这对男女是怎么个情况,电影根本没讲清似乎也没打算讲清,关系从天而降,背景全靠台词生讲,男主角陈三金的所谓渣,看起来都是普通人的正常反应,做了一些坏事,还是忏悔的口吻在讲,观众根本讨厌不起来,所以影院的观众与电影里的大众认知上形成了错位,不能同频。
女主角其实问题更大,比如男主欠尾款要债,与男女朋友私人借债本不该混同而谈,但每次争执却都要公私不分一团乱麻地把所有矛盾搅和在一起。
每次男主试图梳理原因,找“关键卡点”,女主的回应都是“一开始就不对,根上就错了”,根本不打算解决问题。
那不爱就不爱吧,也没什么可说的,但又依依不舍,又良心未泯,又重新来过,儿戏得跟什么似的。
更别说电影这么大陷阱,完全是对男主角公开处刑,杀人诛心,让他社死,放别的电影一般得是灭门之仇的待遇,本片却是可以翻篇儿重来的,只能让人赞叹一句,好大的心,好贱的命。
所以这对壁人儿,当好人不行,作坏人道行也不够,人的复杂最后讲成温吞水,形坏而神不坏。
丢在这个夸张闹剧里,只显得格格不入,像是跑错片场。
到最后,两个角色也没有成立,他们为什么分开,又为什么复合,为什么依依不舍,我一头黑线,很不理解。
你说拍渣男,任素汐之前的《半个喜剧》,教科书一样的“渣男图鉴”,环肥燕瘦,各种型号都有。
可导演能豁出去拍,章宇愿豁出去演吗?
但还是要夸章宇和任素汐,真是优秀的演员啊,剧本的人物塑造差成这样,他们硬是靠自己的演技,无中生有地把角色给立住了。
电影里的角色那么多莫名其妙,那么多不知所谓,那么多毫无逻辑,最后这两人就凭着几段硬接的文戏,几个生动的表情,把观众拉回到了故事里。
演员救了导演,否则这片评价只会更低。
电影同样可以看到导演惊鸿一瞥的调度,比如开场的恐袭长镜头,章宇和任素汐的一段室内文戏(致敬第一部类似桥段),包括最后那场戏中戏的情绪调度。
导演是有水平的,但他再一次被这个完整度不高的剧本给绊住了。
导演其实大可以试试其他类型题材,比如警匪片或动作片,可能会有惊喜。
电影从人物到故事,甚至主题和风格,虽然与第一部《无名之辈》并无关系,但还是在电影里多次致敬了前作,比如《胡广生》的配乐,比如男女主角放下心防的互动,甚至“尿裤子”的剧情,还有那句“做大做强,再创辉煌”。
电影很难讲能否再创辉煌,但导演确实试图做大做强。
商业成功的导演与他赖以取胜的小人物叙事渐行渐远,几乎成为一种诅咒,他依然在试图赋予自己的主角们平凡的名字,但在聚光灯下,他们扬名立万,再也不是普通人。
《光》,反反复复插入的光粒的特效片段,黑暗中打造的各类光影,陈粒的《光》,片尾铺满黑暗夜晚火龙果地的光,blingbling公司灯的设定,都是围绕着光而铺开。
光是舞台,光是方向,光是指示…最喜欢的一处设定:一口电子烟笼罩镜头,梅亲吻陈三金的画面,响起陈粒的《光》浪漫且感动。
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。
大大小小的人物,死亡的真真假假,情感交集的复杂。
第二季少了第二季小人物设定的接地气,虽然仍然是小人物,但在另一个地域情景中又显得不够“小”。
电影综艺的情节设定确实稍显累赘,少了点幽默,也少了点感动,后续观众前后的反转哭声也会有些过于理所应当的变化,变化的点并不是那么突出
1、泰国版《楚门的世界》拼接《大逃杀》。
去年暑期档《抓娃娃》,今年差不多的时间又要《否极泰来》,都是套用《楚门世界》框架的电影,频率有点高,审美有点疲劳,新鲜感自然不足。
不同之处在于《否极泰来》拼接了一段类似大逃杀的虐杀剧情,收尾还算漂亮。
及格,但不够好,饶晓志的水平绝不仅限于此。
2、与《默杀》系列续集一样,《无名之辈》走的也是纯IP思路。
故事上没逻辑没衍生,属于纯模块化的电影,也难怪贺岁档还有一部《无名之辈:意义非凡》(陈建兵刘德华王俊凯主演)。
在这个电影剧情越来越短剧化、宣发越来越社交化、讨论越来越情绪化的环境下,很难说这种创作模式是对是错、是好是坏,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创作者都保持初心、保持高水准的同时还能持续输出,这,实在太难了。
3、《否极泰来》没有《无名之辈》那么好,起码没有达到我的预期。
延用《无名之辈》这个IP的双刃剑就是会让观众不由自主的去和前作对比,我也不能免俗,自然带着更高的期待走进影院。
很可惜,我还是更喜欢雷志龙和饶晓志合作编剧的文本,语言的穿透力更强。
《否极泰来》也暴金句,但有些台词感觉拖累着剧情,甚至有一部分台词有点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不搭,比如大潘反复说的那句“生活就像一场戏……”。
4、回归到对一个商业片的理性评价,它又是合格的,甚至用了一些巧妙的表达手法去丰富镜头语言和表达方式,让这部商业片没有沦为“流水账”。
比如《取经》的那句“菩萨菩萨,你吃饭没得,佛主佛主,你有空没得”的歌声和血腥的枪杀景象形成的反差,比如爬行动物鳄鱼作为全片意向的出现,比如通过主人公选择来合理化的反转又反转的设计等等。
5、虽然都是小人物,但是人物的内核变了。
《无名之辈》是在现实生活泥沼里拼死挣扎的小人物,它像一本文笔锋利的现实主义小说,经得起琢磨。
《否极泰来》则是带着理想主义狐光自我慰藉的小人物,它像一片点击量爆表的网络热贴,情绪大于故事甚至大于人物。
6、任素汐很好。
马吟吟的打戏意料之外的好。
2025年7月8日,来英皇国际影城三里屯店参加电影《无名之辈:否极泰来》鲁豫观影团北京特别观影活动。
在杜比影厅享受了新片,还全程参与了1小时的超长映后,听鲁豫姐和饶晓志导演聊关于影片的那些事儿。
《无名之辈:否极泰来》就像是全程曝光了一部收视第一的真人秀节目的台前幕后,信息量可太大了。
真人秀节目有种魔力,观众明明知道都是根据剧本演的,可最后总是相信摆在台面上的是真实的人间故事,跟着节目或骂或赞剧中人,被资本操纵着喜怒哀乐。
片中的男主陈三金就是拿着渣男的剧本,被女友骗进一宗整治渣男的真人秀节目。
只有陈三金一人被蒙在鼓里,像关在笼子里的困兽被整个社会围观,被唾骂。
陈三金对薛芳梅痴痴的爱唤醒了她的良知,不愿意继续折磨陈三金,跟总导演硬刚最后被辞退。
陈三金的被动处境唤起了观众的良知,薛芳梅的反抗带动了节目组的系统反抗,于是大家一起撕剧本。
剧本中薛芳梅的死带着旧的陈三金死去,重生的硬汉陈三金轰轰烈烈的复仇太解压了。
陈三金和薛芳梅都是缺点很突出的人,逆来顺受的人生总让人毛病滋生,直至坠入深渊。
他们的相遇改写了原有的剧本,还引起了系统性的觉醒直至反抗成功,这可真是一个好故事啊。
很喜欢章宇和任素汐,都是不靠颜值靠实力的演技派。
2018年,《无名之辈》上映,贡献了许多金句,比如“做大做强,再创辉煌”“我爱你妈卖麻花情”。
一晃七年过去了。
没想到还有续集。
从之前网上放出的宣传片来看,第二部《无名之辈》和第一部在剧情上没有什么关联,不过沿用了第一部的阵容:导演饶晓志,主演章宇、任素汐、潘斌龙,配角马吟吟。
第二部的故事类型也和第一部大不相同,因为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(7月5日正式上映,我看的是7月3日的点映),而且制作方也在片尾打出了“观影不透底”的请求。
所以我这篇影评不方便谈论太多的剧情。
我可以保证的是,剧情是有反转的。
刚开始时确实感觉有些突兀,不过半小时后,真相揭露,一切都就理所当然了。
我可以透露的是,陈三金并不是一个十足的渣男。
他游手好闲、满嘴跑火车、软弱、甚至有点无赖,但他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坏人。
没有人经得起道德的审判,如果一个环境一次又一次地逼着一个人做道德选择,那一定是这个环境出了问题。
如果他真是渣男,娜娜受欺负的时候,他就可以跑路了。
电影的结尾是大团圆式的,不仅属于陈三金,也属于戏里戏外所有的观众。
人生就像一场戏,我们都希望舞台上站着反抗的英雄,像一道光,照在我们不能自拔的泥潭中央。
片尾有两个彩蛋,不要慌着离场哦。
我是马吟吟的粉丝所以最初关注无名之辈只是想看吟吟的大银幕,但是最终这部剧我刷了三遍。
第一次看全程找吟吟,幸亏没被宣传片误导,感谢我的眼睛没让我漏掉一个镜头,从看到小粉优噶的激动兴奋,到看到绿衣优噶的武打戏让我憋笑,再到小粉优噶给泰国人捏脚,我气愤的握紧了小拳拳,再到优噶冲到镜头前为程三金发声我开始激动,这里多说一下啊,即为剧情激动 也为吟吟的特写,感觉吟吟就在我面前而激动,这个电影脸太好看了,到最后小黑优噶跳舞我跟着扭。
很开心吟吟的出演,感谢导演!会有第二次观影是因为影片最后关于火龙果的讨论,他们一遍遍的对话,一下下的撞击着我。
我带着很多很多的疑惑又认真的看了这部剧。
我不觉得程三金不爱梅,他怂且懦弱,但他非常真实,在我眼里,他嘴里喊着钱更重要,但他的行为始终都是选择的梅。
当梅问她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的时候,程三金的眼睛回答了,钱比他自己的命重要,因为没有钱,会生不如死,同时他也回答了,梅的命比钱重要。
不要扯什么生活那么多年不知道梅对椰子过敏,生活如此苦逼何必那么作。
而当三金失去梅的瞬间爆发出的不管不顾更证明了一切,梅是比钱更重要的,梅是三金的软肋。
再说真人秀,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一直都活在了大型真人秀的现场吗?
如何不迷失自己,如何不随意评价别人?我们敢不敢一直做自己,不在乎别人的眼光,我们敢不敢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。
有的时候现实比剧本更残忍,因为剧本可以重来,剧本里没有真正的死亡。
我觉得导演是善良的,现实生活中的黑子是不会道歉的,他们不会认为自己的话语能杀人。
我喜欢饶导的电影,被深深吸引,因为他让我笑了 哭了,也让我一遍遍的思考,并一次次的得到不一样的答案。
这个电影没有标答,因为每个人都不同。
感谢自己去看了路演,主创的发言对我来说都是脑力激荡 让我收获更多
本片脱离了《无名之辈》过去偏现实向的表达,转而彻底冲入了超现实的抽象荒诞赛道,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,就是一场名为“手撕渣男”的超大型整蛊真人秀综艺节目。
相比起经典作品《楚门的世界》,《无名之辈·否极泰来》没有丝毫含蓄或从容,完全是奔着癫狂辛辣地折腾去的,甚至在骗局的织造和真相的颠扑上更是漏洞频频。
过于粗暴和戏谑的手法,肆意玩弄观众的预期,又随时凌辱弱者的尊严,使得其讽刺感和批判性落了下乘。
特别是编导饶晓志对当下社会舆论和民众心态那种自以为是地拿捏,令人极度生厌。
(感情用事,经常跟风,容易被带节奏,却又有着朴素的、正确的善恶是非观。
)编导一边迎合下沉市场的狂欢,妄图让观众完全代入这场荒诞的整蛊游戏,从而淡忘掉自己已经丢失的道德立场;一边织就“真爱战胜一切”的盾牌,想象自己在纯爱的谎言里可以全身而退,自嗨于看似合理、实际上千疮百孔的剧情。
在我看来是一种卑鄙而缺德。
火龙果是最好骗的水果,只要灯光亮着,就可以一直生长……火龙果知道自己被骗了嘛?
应该不知道吧。
但电影结尾男主这个火龙果心甘情愿地和愚弄自己的人和解相爱,这才是最荒谬的事情。
这片大概能看的内容全在前半个小时里,非常暴力,相当血腥,但这片也就只能看到这儿。
之后,一进入“楚门的世界”影片就开始朝着崩塌的边缘疯狂蔓延。
感觉这片导演又给观众展现了一下什么叫:既要又要还要的嘴脸。
除了男女关系之间的话题,还加入了黑色幽默的综艺讽刺元素,甚至还想玩一场港片式的枪战片。
结果,这片给搞成了个四不像,而且随着故事的发展,越到后面越难看。
另外,演员的表演真的好夸张,除了女主前半小时的表演还撑的住外,其他演员的表演根本无法代入人物内心的塑造。
总之这片真的只有前半个小时能看,而且还比较吸引人,除此之外真的可以直接起身离场了。
最后,自从陈师将一些类型片的故事背景带到了东南亚,现在是不是很多片子也想这样搞啊,看腻了喂。
大中午起床后起来看矢..
什么都上了,什么都不如第一部; 章宇, 就当你报答饶晓志吧。
小人物的荒诞与人性的尊严,在戏中戏的结构里聪明反被聪明误。
哎就...导演编剧是男的,就特别喜欢YY,不是看不起男主人设,就是男女主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相爱的,荷尔蒙都没有,女的是电视台导演(难看型),渣男男友类型,高级一点的是花蝴蝶男演员,低级一点的是其他剧组人员,或是曾经青梅竹马的发小但是聚少离多被渣。这个男主,女主为什么和他谈,如果帅点其他也忍了,但是啥都不占,现在的导演都这么不挑了吗?
章宇与任素汐的再度合作,将《无名之辈》系列推向更癫狂的维度!这次不再是市井江湖的黑色幽默,而是一场被资本与流量异化的“楚门秀”。章宇的表演依旧有层次,陈三金从懦弱自私到绝地反击的转变,被诠释得既精准又凌厉。任素汐的薛芳梅则像一把钝刀,表面冷硬内里却藏着被现实磨出的裂痕。两人的对手戏仍火花四溅,当他们在枪口下互揭伤疤时,荒诞感与痛感交织,直指现代亲密关系中的痛点。影片的有趣在于用综艺式的高概念包装小人物的困兽之斗。资本操控的镜头、围观者的猎奇、绑匪的戏谑,共同构成一座无形牢笼。而陈三金砸向一切的不满,不仅是反抗,更是对“被观看”命运的愤怒宣言。这种以另类闹剧解构压迫的叙事,让电影在嬉笑怒骂间,完成了对流量时代最辛辣的叩问。如果前作是底层悲歌,这部便是癫狂的起义,或许它不够完美,却足够生猛!
作为无名之辈的第二部,期待值本来是很高的,没想到剧情非常的弱,跟上一部电影毫无关系,除了演员是之前的,有觉得就老老实实拍就行,整得这个综艺设定就很出戏,也不是很搞笑,失望了
跟朋友又聊了一下,设定没问题,但剧本确实有蛮大问题的。这个剧本有几种改法,可能都比现在这样好:1.去掉综艺设定,拍一个真正的华侨绑架。 2.老老实实拍楚门的世界,一直build up主角的恶,最后才揭示综艺反转。 3.中段女主开门,男主就跟在后面,和观众一起发现真相,后半段拍他和电视台的互演对抗。反转给得太早了,也许是想要打破套路,但后面的剧情变得很乏力,都是为了讽刺而讽刺。观众是想要和主角共情的,所以不要轻易地制造主角和观众的对立,除非主角的确有充足的理由被审判(which在本片并不充分),否则很容易让观众感到被冒犯和儿戏。反类型可能是大多数创作者最想尝试、但最难驾驭的类型。不要预设观众是乌合之众,你想讽刺的人也许比你更聪明。
人为营造一场极端危机,不是将个人放在道德上审判,而是期待他重生,进化。
观感综合起来比较微妙,最后男主开始反杀感觉在看一个大男主绝地反击了,但对娱乐至死的讽刺也是到位了,放在它泰又特别合理,尤其是对于人性的考验。女主的态度怎么说呢也有点暧昧不明,综合看确实缺了一口气。这CP呢,也不是特别好磕,整体来说其实还行,没那么差,但也没那么好,正好及格的水平。
很一般,后面任素汐走进房间就猜到大概的剧情发展,冲着第一部的口碑来的,有点失望
《无名之辈》让我喜欢的原因是它有很多镜头语言在表达情感,不论它的镜头是否符合场景逻辑。但这一部虽然包裹了一个娱乐化世界中的爱情主题,但完全丢失了电影的感觉,电影细节的表达。电影是玩的很飞,但很无趣。不论它的立意有多伟大多高尚,过程就是很土很刻意。
创意可以的,逻辑不能硬推敲,结尾没顶上去。6.8分!
几年前无名之辈第一部刚上映的时候就非常喜欢,尤其喜欢章宇和任素汐之间的化学反应,也因此记住了导演饶晓志的名字,所以看到第二部还是章任二搭很惊喜。和第一部气质不同但内核相通,依然是聚焦在小人物的尊严、选择、自我意志,但这一部选择的是讽刺惊悚喜剧的方式,更为辛辣,也更有思辨性。感觉章宇在这部里明显有意识地对以往戏路做了一些突破,以前更多是惊鸿一瞥式的角色,而这部里的呈现则更立体、更复杂、更有灰度,也有成长。蛮喜欢导演对媒体伦理的批评和反思,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取景框,而不是多面的、真实的人。以及影片插曲里再度听到《胡广生》依然动人,像彩蛋一样!
先有戏痴章宇,而后才有影片里的疯狂。中段就开启大反转,后段的情节不留悬念的直给,将“否极泰来”的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,成为一档爽片。到院线就需要这股爽劲。“新时代春丽”优嘎,个人形象以及动作戏的表现还蛮吸人眼球的。最后彩蛋用第三部吊我胃口,那我偏不给满星。(手动狗头并浅浅期待一下)
ber,编剧哪儿凑的这么多烂梗…这部名为无名之辈2,实则是无名之辈(上)。
2025.6.27 武汉新洲幸福时代影城 点映场 6.5/10我在《骗骗喜欢你》已经说过,以《楚门的世界》为代表的“虚构空间类”电影序列已经形成了一种关于拟像的寓言,尤其是在这个审美扁平化的时代,前者和本片的图像元素都成了平面——真人秀贴纸、综艺感……(我甚至觉得用剪映更方便做这些特效)更不用提场内外互动、虚假的血液和事件都那些电影诞生就衍生的东西,区别不过在于这个虚构空间有几层罢了。本片还有些许对观众主体性丧失-解放的讨论(设定于泰国的《误杀》也做过),但太浅薄,摇摆不定。最后自由意志的解决落脚于爱情。总体上毫无新意。
2546|塞车大概晚了十分钟,坐下看五分钟有点坐立难安,把那一排的按摩椅都体验了一遍。出去回了一个电话大概十分钟,回来坐下芒刺在背,又接了个电话,对接完发现已经开始乱七八糟渣男报警了。跟朋友闲聊了两句问最近有什么好玩的,转头就睡过去了。等我睡醒发现莫名其妙陈粒在唱歌,晓章和任素汐在打啵,我以为是我没睡醒。发现还没结束,打开手机抓了两只大鹅。天气真的很闷,影厅冷气也没上次低。如果你发现我在莫名其妙说废话,那就是我刚才在电影院的心情。入睡之前我看任素汐一直一脸忧郁苦大仇深我问朋友她到底要干啥,因为我的确是不知道任何一个人是在干啥。虽然地老天荒我爱晓章,但傻*形象确实在此刻具像化了。
很难想象他们几个拍了这么难看的一部电影
剧本不行,浪费演员演技。
资本以为能拿捏一切?三金转身拒了金条拿枪那段,沉默比骂人还解气!!